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经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00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61例和非心力衰竭组13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人口学特征、冠心病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病变血管支数、受累导联数、白细胞计数(WBC)、肌钙蛋白T、术后TIMI血流分级、B型利脑肽(BN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发病至手术时间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肾小球滤过率及目前用药情况〔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年龄、血糖高于非心力衰竭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术前血压、术后TIMI血流分级、BNP、LVEF及肾小球滤过滤低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二分类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102,95%CI(1.035,1.174)〕、高血压〔OR=4.845,95%CI(1.127,20.835)〕、高血糖〔OR=1.139,95%CI(1.047,1.978)〕、低LVEF〔OR=0.194,95%CI(0.042,0.965)〕、低肾小球滤过率〔OR=0.141,95%CI(0.023,0.301)〕及术后TIMI血流分级差〔OR=0.113,95%CI(0.023,0.572)〕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高血糖、术前肾功能和心功能低下、术后TIMI血流分级差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后易发生心力衰竭。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