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积累·感悟·创造——新世纪小学语文思考之二
引用本文:沈大安.积累·感悟·创造——新世纪小学语文思考之二[J].小学语文教学,2000(3).
作者姓名:沈大安
作者单位:浙江省小语会
摘    要: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 ,主要是讲解、提问、练习。这种教学模式 ,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学生被动应付 ,接受性地学习。课堂上教师设计好一个又一个环节 ,让学生按着教师的思路走。为了使教学达到某种“深度”,教师问个不休 ,学生忙于应付 ,课堂上大量的时间在不得要领的“分析”中虚度。课外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 ,学生课业负担十分沉重。语文教学的现状要求我们 ,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 ,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好语文。积累、领悟、创造是值得提倡的语文教学方法。积累 ,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 ,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而不是侧重于理性分析。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清代陆世仪认为 :“凡人有记性 ,有悟性。自十五以前 ,物欲未染 ,知识未开 ,则多记性 ,少悟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 ,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他说儿童“少悟性”是不正确的 ,但“多记性”却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吻合。小学生长于记忆 ,让他们大量接触语言文字规范的作品 ,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 ,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再说 ,小学语文的大多数课文平白如话 ,只要多读就可以理解。对...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