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砂岩型铀矿“源—汇”系统研究
引用本文:贺锋,刘鑫扬,刘卫红,武正乾,张字龙.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砂岩型铀矿“源—汇”系统研究[J].铀矿地质,2022(4):671-682.
作者姓名:贺锋  刘鑫扬  刘卫红  武正乾  张字龙
作者单位: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2.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4. 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
摘    要: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为例,将“源”到“汇”的研究思路应用到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中来,提出将含铀物质从风化剥蚀到汇流、富集的整个物理化学过程看成一个完整“源—汇”系统,以此来探讨砂岩型铀矿的富集机理和成矿规律。鄂尔多期盆地西南缘下白垩统的铀源岩主要为北部、西南部的沉积岩、花岗岩,混杂了少量长英质岩和中性火成岩。沉积期富铀沉积岩和西南部富铀蚀源区为成矿提供了铀源条件,沉积期铀的预富集为铀成矿奠定了部分物质基础;盆缘古隆起区和下切沟壑古地貌单元是铀成矿时期的两种主要汇流通道,含氧含铀水在重力的驱使下沿着古隆起区和下切沟壑向盆内渗透性好的砂岩迁移流动,形成后生氧化蚀变,在氧化带前锋线附近,受有机质、黄铁矿等还原性物质作用富集成矿。砂岩型铀矿“源—汇”系统研究有助于对铀成矿规律的研究和总结,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砂岩型铀矿  铀成矿作用  “源—汇”系统  下白垩统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