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十二经脉流注、标本根结理论与五输穴出入合论
引用本文:唐卫华.十二经脉流注、标本根结理论与五输穴出入合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4,19(4):197-199.
作者姓名:唐卫华
作者单位:云南省会泽县中医院针灸科,会泽,654200
摘    要:由于气血流注的物质基础及其范围的不同,十二经脉的经气存在着3种不同的流注方式:根据营气在十二经脉之间的逐经循行而产生的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它活动的范围是在整个十二经脉之间;根据卫气在其中某一条经脉的运行情况来确定的标本根结理论,它活动的范围只局限在一条经脉之中,用以强调四肢末端是该条经脉的根本所在,在临床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五输穴理论是标本根结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具体表现,它在根结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四肢远端腧穴的重要性,用以说明在具体的某一条经脉中,随卫气运行的气血(主要是血)的运行方式,强调位于四肢末端的井穴是该经脉气血产生运动的根源,四肢末端腧穴在针灸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 键 词:气血流注理论  标本根结理论  五输穴理论  卫气  营气  矛盾统一
修稿时间:2003年6月11日

Combined Discussion on Cycling (Liu Zhu),Branch-Root (Biao Ben),Root-Knot (Gen Jie) Theories of Twelve Meridians and Circulation (Chu Ru) Theory of Five-Shu Point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