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断裂系统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姜颜良,孙文洁,孔雪,李天然,李彦颖,周培兴.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断裂系统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J].地质科学,2023(2):398-411.
作者姓名:姜颜良  孙文洁  孔雪  李天然  李彦颖  周培兴
作者单位:1.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3.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层圈闭描述及有效性分析技术研究”(编号:2017ZX05001003-00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起伏地表黏弹各向异性介质正演模拟研究”(编号:ZR2020QD051)资助;
摘    要: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断裂系统错综复杂,相互叠加,改造着褶皱构造的形态,控制着油气成藏过程。目前对盆山过渡带断裂体系的展布特征、发育规模和复杂程度缺少系统研究。本文综合运用野外踏勘、地震资料解释,结合断层像素长度、分形维数等定量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断裂系统发育特征和差异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1)盆山过渡带断裂整体呈NWW向展布;以挤压构造样式为主,其次为走滑构造样式,反映研究区整体受控于压扭应力背景;北天山内部断裂构造样式、发育数量及规模多于山前带,反映了北天山内部地质构造和应力场的复杂性。2)盆山过渡带断裂发育具有很好的分形分维特征,山前带断裂分形维数值为1.207,北天山内部断裂分形维数值为1.485,表明北天山内部断裂构造发育和复杂程度明显高于山前带。3)盆山过渡带断裂的发育程度和复杂变形程度整体表现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南北方向的差异与地层能干性及构造应力在传递过程中不断损耗,逐渐减弱有关;东西方向的差异与区域走滑断裂的调节和逆冲推覆过程中主应力面并非保持水平而是向东发生倾斜有关。研究成果对了解研究区应力场分布和指导山前带...

关 键 词:断裂系统  构造样式  构造变形  分形维数  北天山  准噶尔盆地南缘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