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RJM断续节理岩体强度与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引用本文:刘帅奇,马凤山,赵海军,刘港,郭捷,孙琪皓.基于RJM断续节理岩体强度与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18,26(5):1342-1350.
作者姓名:刘帅奇  马凤山  赵海军  刘港  郭捷  孙琪皓
作者单位: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0030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3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323
摘    要:裂隙结构的存在对于工程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岩石宏观裂隙的产生源自于微破裂的积累。针对岩体裂隙的粗糙特性,通过Matlab建立考虑粗糙度的节理模型(Roughness Joint Model),采用简化的正弦曲线来表示粗糙节理,并将其导入到颗粒流试验模型中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对比完整岩体、直线型裂隙岩体、RJM岩体三者破坏的应力-应变曲线,改变裂隙倾角(与水平方向夹角)α,岩桥倾角β,裂隙密度γ,建立不同裂隙分布的断续节理岩体数值试样,开展一系列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发现:(1)裂隙的存在明显降低了岩体的抗压强度,RJM模型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高于直线型裂隙岩体;(2)岩体抗压强度总体上随裂隙倾角增大而增加,随裂隙密度增加而减小,但随岩桥倾角的改变呈非线性变化,岩桥倾角45°时峰值强度最低,峰值应变最小;(3)裂隙分布会影响岩体的破裂模式,微裂隙的扩展反映了岩体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4)不同倾角下增加裂隙密度,岩体强度下降程度不同,倾角75°时密度对强度影响最小,30°和60°时影响最大。

关 键 词:RJM模型    裂隙倾角    岩体强度    裂缝扩展    破坏模式
收稿时间:2018-06-01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