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西湖凹陷中部花港组异重流沉积特征及模式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刘江艳,张昌民,侯国伟,何苗,黄苓渝,朱锐,胡威.西湖凹陷中部花港组异重流沉积特征及模式北大核心CSCD[J].中国海上油气,2018(2):17-24.
作者姓名:刘江艳  张昌民  侯国伟  何苗  黄苓渝  朱锐  胡威
作者单位: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430100;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0050;3.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100028;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深层优势储层沉积成因机制及地质预测技术(编号:2016ZX050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西部主要盆地周缘及邻区分支河流体系分布与沉积模式(编号:41772094)"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异重流作为一种向深水输送沉积物的重要方式,正逐渐成为国际沉积学的研究热点。结合岩心、微观薄片和测井等资料,首次在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部花港组发现了异重流沉积。岩心上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反粒序-正粒序的层序组合,反映了洪水期水体能量增强—减弱的变化过程;发育水平层理、爬升沙纹层理、波状层理、软沉积物变形等沉积构造;上、下2个粒序层之间有时可见侵蚀面,反映洪峰时期对下伏地层的侵蚀作用。薄片中可见砂岩层中石英含量较高,泥质含量变化与粒序变化一致。薄片中可见与岩心相似的粒序变化特征,中部粒度最粗,最大粒径将近0.3 mm。储层物性参数垂向变化显示出与岩心粒序变化相似特征,反映出异重流沉积的粒序层对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具有明显影响。花港组异重流发育主要受强烈的构造运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所造成的季节性集中降水综合影响。花港组发育3种异重流沉积模式,表现出不同的粒度、沉积厚度、沉积构造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水动力背景及沉积速率。花港组异重流沉积的发现对深化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体系认识,明确花港组沉积时期古环境背景,提供新的油气勘探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西湖凹陷  花港组  异重流  正粒序  逆粒序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