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弥散加权成像在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鉴别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李辉,陈兵,龚瑞,金国宏,王晓东,陈志强.弥散加权成像在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鉴别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9).
作者姓名:李辉  陈兵  龚瑞  金国宏  王晓东  陈志强
作者单位:1.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
2.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
摘    要:目的 探讨瘤体实质部分和瘤周水肿区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指数弥散系数值(expon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EDC值)、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相对指数弥散系数(relative expon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EDC)在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术后病理确诊的21例颅内淋巴瘤和46例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包括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disper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测量瘤体实质部分、瘤体对侧正常脑白质区及瘤周水肿区的ADC值及EDC值.然后对2组肿瘤的瘤体实质部分的ADC值、EDC值、rADC值、rEDC和瘤周水肿区的ADC值、EDC值分别进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 颅内淋巴瘤的瘤体实质部分的ADC值明显低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t= -7.438,P=0.002),rADC值亦低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t=8.106,P=0.002),EDC值高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t=-7.187,P=0.030),rEDC值亦高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t=8.057,P=0.003),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区ADC值及EDC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瘤体实质部分ADC值、EDC值、rADC值、rEDC值结合DWI图像及常规MRI平扫+增强有助于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瘤体实质部分ADC值及EDC值的测量对2种肿瘤的鉴别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瘤周水肿区ADC值及EDC值的测量对2种肿瘤的鉴别意义不大.

关 键 词:弥散加权成像  淋巴瘤  星形细胞瘤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