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分析范式的三种理论图景——从列宁、葛兰西到拉克劳、墨菲
引用本文:张艳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分析范式的三种理论图景——从列宁、葛兰西到拉克劳、墨菲[J].天府新论,2015(2):8-15.
作者姓名:张艳娥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思政部
基金项目:陕西省2013年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意识形态与制度演化的关联互动: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视域”(编号:13A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意识形态体系与权力制度体系是上层建筑的两大构成部分,二者间具有相互支撑、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多重面向。对意识形态与制度互动关系的关注成为从列宁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维度,列宁、葛兰西和拉克劳、墨菲的思想是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发展阶段。列宁的“政治领导权”思想奠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分析范式的基本框架,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将其系统化,而作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拉克劳和墨菲提出的“话语领导权”理论对“意识形态—制度”的分析范式做出不少创新性发展。系统分析和梳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分析范式三阶段的理论见解,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化”与“制度的意识形态化”建设的双向互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关 键 词:意识形态—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领导权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