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碳热还原法制备的碳载零价铁对水中U(VI)的去除研究
引用本文:王佳琦,庞宏伟,唐昊,于淑君,朱洪涛,王祥学.碳热还原法制备的碳载零价铁对水中U(VI)的去除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20,35(3):373-380.
作者姓名:王佳琦  庞宏伟  唐昊  于淑君  朱洪涛  王祥学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燃煤电站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验室, 保定 071003
华北电力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资源环境系统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6
西南科技大学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绵阳 6210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76048,21906052,21836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8ZD11,2018MS114);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开放基金(17kfhk01)。
摘    要:随着核电的发展, 放射性污染物流入环境, 污染水土资源。纳米零价铁(nZVI)材料因还原性强、去除效率高等优势, 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污染修复。本研究以海藻酸钠(SA)为碳源, 采用一步碳热还原法制备碳载零价铁(Fe-CB)材料, 并将其用于水溶液中放射性核素U(Ⅵ)的去除。采用微观光谱和宏观实验研究Fe-CB对U(Ⅵ)的吸附性能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Fe-CB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如-OH和-COOH)及较高的比表面积, 弥补了纳米零价铁(nZVI)分散性差和去除效果低的不足。在298 K时, Fe-CB对U(Ⅵ)的吸附去除在3 h内达到平衡, 最大吸附量为77.3 mg·g -1, 是能够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分析发现Fe-CB对U(Ⅵ)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吸附和还原的协同作用来实现的, 吸附过程是U(Ⅵ)与Fe-CB发生表面络合, 还原过程是通过零价铁的还原性将U(Ⅵ)还原成U(Ⅳ)。研究结果表明Fe-CB材料可作为优良的吸附剂, 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零价铁  碳材料    吸附  还原  
收稿时间:2019-07-23
修稿时间:2019-09-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材料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材料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