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高石梯-磨溪区块碳酸盐岩储层孔隙连通性综合评价
引用本文:崔利凯,孙建孟,黄宏,张哲夫,王勇军,迟蓬.高石梯-磨溪区块碳酸盐岩储层孔隙连通性综合评价[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9(4).
作者姓名:崔利凯  孙建孟  黄宏  张哲夫  王勇军  迟蓬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摘    要: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有孔隙、洞穴和裂缝3种储集空间,孔隙空间组合关系复杂多样,储层物性差异大,均质性差,连通性评价难度大。为了综合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孔隙连通性,以X射线CT扫描成像和数字岩心技术为基础,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高石梯-磨溪区块龙王庙组和灯影组碳酸盐岩为例,将孔隙划分为主要孔隙、次要孔隙和死孔隙3种类型,从定性与定量2个方面开展碳酸盐岩孔隙连通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以溶蚀孔隙和溶蚀孔洞为主,同时裂缝较为发育,对储层渗流能力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此外,连通性计算结果表明岩心主要孔隙连通率较高,平均占总孔隙体积的60%以上。主要孔隙占总孔隙的比值与储层渗流能力总体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孔隙结构参数综合分析,对于高孔低渗的样品,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但储层渗流能力受喉道半径和配位数影响较大;对于低孔高渗的样品,喉道及配位数对流体渗流控制能力很小,但裂缝及溶洞显著提高了储层孔隙连通性,有效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