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针刺足临泣治疗腰腿痛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引用本文:于国强,李晓陵,王丰,徐英杰,曹丹娜,赵桂君,俆佐宇,杨聃琳,张帆.针刺足临泣治疗腰腿痛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
作者姓名:于国强  李晓陵  王丰  徐英杰  曹丹娜  赵桂君  俆佐宇  杨聃琳  张帆
作者单位: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81373714);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D201214);黑龙江省卫生厅科学基金
摘    要:目的选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针刺右侧足临泣穴,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针刺后激活的不同脑功能区,分析针刺镇痛脑功能区变化的特点,为针刺镇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年龄5570岁男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例,针刺患者右侧足临泣穴,在fMRI下采用静息阶段与针刺阶段交替采集图像,获得数据通过random effect的方法进行组分析,以P<0.05的像素构成SPM统计参数图,该图即为实验任务脑激活区,按照Talairach坐标行解剖定位,获得实验任务激活的脑区。结果 12例受试者主要激活左侧额上回(BA 8)、左侧中央前回(BA 6)、左侧岛盖部(BA 44)、右侧颞中回(BA 21)、右侧颞上回(BA 22)、右侧压后扣带皮层(BA 29)和小脑隐部;负激活脑功能区为右侧颞下回(BA 20)、右侧视觉联合皮层(BA 19)、右侧顶上小叶(BA 7)、左侧颞下回(BA 20)。结论右侧足临泣穴的脑激活区左侧额上回、右侧压后扣带皮层、左侧岛盖部均在痛觉传导通路上,小脑蚓部比较明确地参与镇痛的作用。左侧中央前回及右侧颞上、中回的激活区多位于皮层,可能因为痛觉在中枢以一种高度分散的方式广泛分布,这些区域在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疼痛反应,激活频率较高,形成"疼痛矩阵"。说明针刺治疗腰腿痛确实有效的主要原因是通过镇痛中枢进行镇痛调节。

关 键 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针刺  足临泣  腰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