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分形理论的页岩基质表观渗透率研究
引用本文:李玉丹,董平川,张荷,曹耐,汪洋.基于分形理论的页岩基质表观渗透率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7,24(1):92-99.
作者姓名:李玉丹  董平川  张荷  曹耐  汪洋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裂缝性油气藏流固耦合渗流基础研究”(50004002)
摘    要:为了表征页岩基质表观渗透率,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基于迂曲毛细管束分形理论及气体微观渗流机理,分别建立考虑吸附、滑脱、扩散及渗流的无机质和有机质表观渗透率模型,并通过面积系数加权得到页岩基质表观渗透率模型。结合实验数据及已有模型验证了新建模型的可靠性,定量分析了页岩基质微观孔隙结构(孔径、孔隙度、分形维数),外界环境(压力、含水饱和度、有效直径修正因子)及气体性质对页岩基质表观渗透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储层压力的降低,无机质孔隙水膜厚度增大,有效直径减小,迂曲度分形维数增大,孔隙分形维数减小,气体滑脱效应增强,但仍以吸附影响为主,无机质表观渗透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有机质孔隙吸附气解吸使有效直径修正因子逐渐增大,迂曲度分形维数减小,孔隙分形维数增大,滑脱效应及努森扩散在低压小孔中增强,有机质表观渗透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有机质与无机质表观物性参数随压力、吸附层变化规律不同,渗透率差值较大,因此在页岩基质表观渗透率研究时应予以区分计算,避免其差异性所带来的误差。

关 键 词:页岩气  表观渗透率  分形理论  无机质及有机质  吸附层

Analysis on apparent permeability of shale matrix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Li Yudan,Dong Pingchuan,Zhang He,Cao Nai and Wang Yang.Analysis on apparent permeability of shale matrix based on fractal theory[J].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17,24(1):92-99.
Authors:Li Yudan  Dong Pingchuan  Zhang He  Cao Nai and Wang Y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