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1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
引用本文:王维斌,郭杜凯,陈旭峰,任瑞清,赵静,王维博.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1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7,24(2):38-45.
作者姓名:王维斌  郭杜凯  陈旭峰  任瑞清  赵静  王维博
作者单位:1.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 西安710018;,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气田开发处,陕西西安710018;,4.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第二采油厂,甘肃庆阳745100;,1.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 西安710018;,5.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18;,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陕西西安71001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资源潜力、甜点预测与关键技术应用”(2016ZX05046-005)。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1低阻油层分布面积广、储量规模大,但其成因尚不明确,传统的识别方法易把低阻油层遗漏或误判。为此,从油田生产实际出发,根据钻井、录井、测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及储层特征等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主力生产层长61低阻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成因及识别方法。结果表明:长61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孔隙结构差;其次是绿泥石和铁方解石等胶结物含量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和岩石粒度细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交会图版法、测井曲线叠合法、核磁共振测井法、特殊录井法及多井横向综合对比法等多种针对低阻油层的识别方法,在生产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关 键 词:孔隙结构  低阻油层  主控因素  识别方法  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