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分子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贾菲菲,郭苏兰,梁国琼,贾俊.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分子作用机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9):1965-1974.
作者姓名:贾菲菲  郭苏兰  梁国琼  贾俊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分子对接技术来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分子靶点和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平台筛选桂枝茯苓丸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从GEO数据库中获得子宫肌瘤疾病差异基因,并通过Perl软件获取差异基因;交叉基因经过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将筛选出的关键活性成分和靶基因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选择最佳结合靶标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92个活性化合物,其中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黄芩苷、豆甾醇、β谷甾醇被确定为关联靶标最高的活性成分,获得交叉基因41个,其中PTGS2、PGR、NR3C2、GRIA2等为关联活性成分数量最多的靶标基因。通过拓扑分析,发现30个强关联蛋白,有11个靶点为中药的核心预测靶点。细胞组分(CC)共富集17个条目,分子功能(MF)共富集32个条目,生物过程(BP)共富集501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共富集52个条信号通路,主要为基因在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桂枝茯苓丸的关键成分具有与目的基因E2F1、MMP9、BAX、FOS结合的良好潜力。结论 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调控类固醇激素,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通路等途径发挥作用。

关 键 词:桂枝茯苓丸  子宫肌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槲皮素  山柰酚  黄芩苷  β谷甾醇
收稿时间:2022/4/16 0:00:00

Molecular mechanism of Guizhi Fuling Pills in treatment of hysteromyoma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JIA Fei-fei,GUO Su-lan,LIANG Guo-qiong,JIA Jun.Molecular mechanism of Guizhi Fuling Pills in treatment of hysteromyoma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J].Drugs & Clinic,2022,37(9):1965-1974.
Authors:JIA Fei-fei  GUO Su-lan  LIANG Guo-qiong  JIA Jun
Affiliation:Shenzhen Longhua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Shenzhen 518000,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