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显性梅毒与隐性梅毒治疗后非特异性抗体滴度变化的比较
引用本文:李继红,;李琼仙.显性梅毒与隐性梅毒治疗后非特异性抗体滴度变化的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4(25):161-162.
作者姓名:李继红  ;李琼仙
作者单位:[1]大理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云南大理671000; [2]大理州人民医院皮肤科,云南大理671000
摘    要:目的对显性梅毒与隐性梅毒治疗后非特异性抗体滴度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两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73例梅毒患者,其中54例显性梅毒,19例隐性梅毒,对显性梅毒与隐性梅毒治疗后非特异性抗体滴度变化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在接受半年的治疗之后,54例显性梅毒患者中33例患者检查结果呈阴性,21例患者检查结果呈阳性;19例隐性梅毒患者中3例患者检查结果呈阴性,16例患者检查结果呈阳性。显性梅毒与隐性梅毒在治疗前后的非特异性抗体滴度、梅毒螺旋体抗体微量血凝滴度(GMT)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患者在接受正规治疗后,不管是显性梅毒患者,还是隐性梅毒患者的非特异性抗体滴度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很大,且显性梅毒患者的转阴率较高,主要是因为显性梅毒患者的感染时间、病史较为清楚,医生能够以此为依据进行治疗,有效提高了显性梅毒患者的转阴率。

关 键 词:显性梅毒  隐性梅毒  治疗  非特异性抗体滴度  变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