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生死俱善,人道毕矣”──中国古代的生死观及其现代意义
引用本文:沈铭贤.“生死俱善,人道毕矣”──中国古代的生死观及其现代意义[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2).
作者姓名:沈铭贤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    要:本文将中国古代对生命与死亡的基本观点概括为:(1)尊重生命,人命至上;(2)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3)死亡的价值有时超过生命;(4)生死俱善,存顺没宁。中国古代的生死智慧有一些至今仍闪耀着不灭的光辉,特别是苟子提出“生死俱善”的理想以及庄子对于死亡的达观态度,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独创性。作者认为,这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梳理,展示其现代意义并加以创造性的转换,其关键是引入健康价值的概念。这是建设东亚生命伦理学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