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人格特征及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引用本文:吴 靓,车晓艳,杨海龙,万 婠,崇 武.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人格特征及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7(11):1490-1494.
作者姓名:吴 靓  车晓艳  杨海龙  万 婠  崇 武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男科,江苏 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男科,江苏 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理科,江苏 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男科,江苏 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男科,江苏 南京 210008
基金项目: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YKK16049)
摘    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患者人格特点及患病后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根据ED患者不同的人格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负性心理,达到临床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至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男科就诊并入院诊疗的ED患者105例,年龄26~64(33.26±9.04)岁,明确诊断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估患者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5,IIEF-5)评定患者勃起功能。 结果: ED患者EPQ量表中内外向、精神病性、神经质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量表中除人际关系外,其余各项因子检验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SCL-90与EPQ测验结果之间相关显著,EPQ的精神病性、神经质与SCL-90中多数因子呈正相关,EPQ中的外倾向与SCL-90中的人际关系呈负相关(P<0.05)。 结论: ED患者人格特征与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存在明显心理问题,应根据ED患者不同的人格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负性心理,达到临床康复及提高生存质量。本研究为临床ED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关 键 词:勃起功能障碍  人格  心理  EPQ  SCL-90
收稿时间:2017/9/1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