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地区氦气资源评价与成藏模式
引用本文:张朝鲲,弓明月,田伟,何衍鑫,朱东亚,王磊.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地区氦气资源评价与成藏模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11):1993-2008.
作者姓名:张朝鲲  弓明月  田伟  何衍鑫  朱东亚  王磊
作者单位: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东部构造活动区氦气富集机理与检测技术”(编号:42141021);
摘    要:塔里木盆地北部雅克拉地区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含氦气田,其中古生界氦气的平均含量为0.31%,是氦气资源量最丰富的层位,高于氦气工业生产标准,但其氦气资源潜力和成藏模式尚不清楚。基于雅克拉地区14口钻井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对雅克拉地区古生界氦气资源生成量进行了定量评估,并结合成藏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氦气的运聚过程及载体特征,总结出氦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雅克拉地区古生界平均生氦潜量为2.37×10-10 cm3/g,氦气生成总量为3.22×109 m3。生氦潜量最高的区域位于沙15井附近区域,其次为沙49井附近区域,从沙5井至沙49井的呈带状展布的狭长地带是生氦主力。区域内古生界沉积岩系供给含氦气藏的氦气量可高于天然气藏中的氦气总量,沉积岩系可为有效氦源岩,生成氦气以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海西构造期的断裂、裂缝为运移通道,在地下水和天然气的协助下持续运移,以古老地层水运移聚氦模式、天然气沿古老储层运移聚氦模式进行聚集成藏,上覆3套厚度较大的泥岩层、膏岩层,可对气藏有效的封存保护。

关 键 词:雅克拉  氦气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氦气资源评价  成藏模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