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致密砂岩气藏近井地带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
作者姓名:马宏煜  高树生  叶礼友  刘华勋  熊伟  史江龙  王霖  吴康  祁青山  张春秋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 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5.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6.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计量监督检测中心
摘    要:致密砂岩气藏普遍含水,近井地带极易形成积液,从而导致气井减产甚至停产,因而研究近井地带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对于认识气井产水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气井径向渗流原理设计了一套近井地带储层含水饱和度变化物理模拟实验流程,运用直径分别为10.5 cm、3.8 cm、2.5 cm的致密岩心由远及近串联以模拟气藏中直井压裂后的生产状况;基于气井降压生产方式,分别用20μm、30μm、40μm、50μm的微管来模拟气井油管以控制产气量,研究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近井地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合现场生产井资料计算气井近井地带及不同区域、不同微管直径下的含水饱和度及产水量,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采气速率各自对应一个临界含水饱和度,当原始含水饱和度低于临界值,近井地带和中部区域流动的地层水会随气体的采出而携出,近井地带不会产生积液;(2)当原始含水饱和度高于临界值时,由远端运移的地层水大量聚集在近井地带导致近井地带积液;(3)含水饱和度相同时,采气速率越大,越容易导致近井地带积液;(4)同一含水饱和度下,采气速率越大,产水越严重,采收率越低。结论认为,由物理模拟实验新方法计算得到的气井累计产水量图版与对应气井的产水动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成果可以有效预测气井产水量,对于气井采取合理的治水措施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工业》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工业》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