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星斑川鲽、大菱鲆及其杂交后代的线粒体DNA 序列比较分析
引用本文:肖永双,肖志忠,刘清华,滕照军,徐世宏,马道远,李 军.星斑川鲽、大菱鲆及其杂交后代的线粒体DNA 序列比较分析[J].海洋科学,2014,38(6):5-9.
作者姓名:肖永双  肖志忠  刘清华  滕照军  徐世宏  马道远  李 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通) 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日照市水产集团总公司;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基金项目:鲆鲽类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50-03);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 (2011GGF01035; 2011GHY11516);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2012ZHZX1C0802);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2-4-1-51-hy; 12-1-4-8-(6)-jch); 江苏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BK2012222)
摘    要:为了揭示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杂交后代的种质遗传属性,作者采用线粒体(mt)DNA COI基因片段和控制区(D-loop)序列对星斑川鲽、大菱鲆及两种间的杂交后代(星斑川鲽♀×大菱鲆♂)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mtDNA COI和D-loop序列结果显示星斑川鲽和大菱鲆的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2.9%和41.2%,相似的研究结果显示星斑川鲽♀×大菱鲆♂杂交后代与大菱鲆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2.9%和41.2%,遗传差异极其显著。而基于mtDNA D-loop序列结果显示星斑川鲽♀×大菱鲆♂杂交后代与星斑川鲽的遗传距离仅为0.4%,并且在mtDNA COI基因片段上两者序列完全一致,杂交后代在线粒体DNA上呈现明显的偏母遗传。

关 键 词: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杂交  线粒体DNA
收稿时间:9/3/2013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13/10/18 0:00:00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etic variability of mtDNA sequence in Platichthys stellatus, Scophthalmus maximus and their hybrids
Abstract:
Keywords:Platichthys stellatus  Scophthalmus maximus  hybrids  mtDNA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