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DBJ/T15-151-2019)基本思路及其工程应用
引用本文:韩小雷,黄狄昉,季静,林哲,李建乐,邱焱坤.《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DBJ/T15-151-2019)基本思路及其工程应用[J].建筑结构,2019,49(17):70-76.
作者姓名:韩小雷  黄狄昉  季静  林哲  李建乐  邱焱坤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510640;广州市微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640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
摘    要:基于构件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已被世界各国规范广泛接受,但该方法无法准确回答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损坏程度和是否倒塌。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DBJ/T 15-151—2019)提出一套与我国抗震规范体系接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小震构件承载力设计,大震构件承载力和变形复核。该方法建立了构件破坏形态划分准则和不同构件性能水准下位移角限值确定方法;建立了构件性能水准与构件破坏程度的对应关系,使构件性能水准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根据大震作用下构件最大位移角,判断构件损坏程度和结构是否倒塌。通过一栋特别不规则的超限高层连体结构抗震设计,计算大震作用下构件的弹塑性变形及承载力,评估结构的损坏程度和抗倒塌性能。结果表明:仅通过小震作用下结构整体指标无法准确评估复杂结构在大震下的安全性,在构件层次对变形和承载力进行复核,可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关 键 词:抗震性能设计  构件变形  钢筋混凝土结构  构件位移角限值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