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
引用本文:马寅生,崔盛芹,吴淦国,吴珍汉,朱大岗,李晓,冯向阳.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J].地球学报,1999,20(4):385-391.
作者姓名:马寅生  崔盛芹  吴淦国  吴珍汉  朱大岗  李晓  冯向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基金项目:地矿部九五重点科技项目《燕山造山带造山作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摘    要:经过野外宏观观测、室内显微分析及同位素年龄测定,基本厘定医巫闾山是一个白垩纪时形成的变质核杂岩。变质核杂岩中心为晚燕山期的医巫闾山二长花岗岩体,周围是由代表地壳深部变形特点的太古宇变质岩组成的变质核。变质核北面和东面以拆离断层与盖层下部中新元古界相接触,并为中新元古界组成的韧性流变的中间层所环绕。变质核西面以阜新盆地东南缘边界正断层( 孙家湾- 稍户营子正断层) 与盖层上部以脆性变形为特征的白垩纪碎屑岩相邻。变质核杂岩的变形片理、线理及运动指向说明该变质核杂岩为对称型变质核杂岩。

关 键 词:变质核杂岩  医巫闾山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