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脑CT灌注图像匹配技术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研究
引用本文:丁里,王玉玲,符浩,张蕾,杨淑,朱会敏,马娟.脑CT灌注图像匹配技术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研究[J].转化医学杂志,2016,5(3):149-154.
作者姓名:丁里  王玉玲  符浩  张蕾  杨淑  朱会敏  马娟
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项目: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2WS0069)
摘    要: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图像标准化匹配技术对梗死后脑组织的缺血状态及确定客观半暗带的评估作用。方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行常规CT灌注检查,重建数据后根据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 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参数分别确定彻底坏死区(non variable tissue,NVT)、严重缺血区(tissue at risk,TAR)、相对缺血区(relative ischemic tissue,RIT)阈值及在脑组织的绝对面积大小,并将3个区域CBF、CBV、TTP参数进行图像匹配,对匹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坏死边缘、严重缺血区、相对缺血区边缘阈值分别为CBV=1.7 mL/100 g、CBF=30.0 mL/(100 g·min)、TTP=9.5 s。图像匹配后可清楚分辨出急性期缺血区的坏死区以及严重缺血区、相对缺血区构成的缺血半暗带并可进行量化面积。匹配后复合性单病灶常见RIT>NVT>TAR、NVT>TAR>RIT,皮质下单病灶组RIT>NVT>TAR或NVT>RIT>TAR,多发梗死病灶组RIT>NVT>TAR、NVT>TAR>RIT。结论利用图像标准化匹配方法可以通过CBV、CBF、TTP参数量化评估病灶的NVT、TAR和RIT区域,直观显示缺血半暗带面积,为临床治疗缺血性卒中提供个体化影像评估技术。

关 键 词:缺血性卒中  脑CT灌注  图像匹配  缺血半暗带

The research of CT perfusion image matching technology in ischemic stroke
Authors:DING Li  WANG Yulin  FU Hao  ZHANG Lei  YANG Shu  ZHU Huimin and MA Juan
Abstract:
Keywords:Ischemic stroke  Cerebral CT perfusion  Image matching  Ischemic penumbral
点击此处可从《转化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转化医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