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156例儿童医院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分析
引用本文:陈凤钦,翁绳凤,卓铃.156例儿童医院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15):6-7.
作者姓名:陈凤钦  翁绳凤  卓铃
作者单位:[1]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州儿童医院儿内科,350004 [2]北京老年医院检验科,100095
基金项目:福建省福州市科技项目(编号:2008-S-81)
摘    要:目的探讨我院医院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ID)致病菌的分布,为院内ID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12月156例院内ID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并采用免疫胶体金标法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抗原;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诺如病毒(Norovirus,NV)核酸,星状病毒核酸及肠腺病毒核酸。结果156例患儿细菌感染10例(占6.4%),真菌感染5例(占3.2%),检出RV阳性74例(占47.4%),NV阳性24例(占15.4%),星状病毒阳性2例(1.3%),肠腺病毒阳性6例(3.8%);RV和NV病毒院内感染阳性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RV及N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NV在不同季节的发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院内ID病毒多于细菌,病毒中轮状病毒占首位,应根据病原菌分布情况积极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医院ID发病率。

关 键 词:小儿  感染性腹泻  病原  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