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定量CT分析椎旁肌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引用本文:杨沛, 唐静, 舒意, 李真林. 定量CT分析椎旁肌与骨密度的相关性[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 44(4): 602-607.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4.06
作者姓名:杨沛  唐静  舒意  李真林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9YFS0522
摘    要:目的采用定量CT探讨骨密度与椎旁肌的增龄性改变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2020年6~11月于我院行定量CT骨密度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定量CT测量L3中部层面的椎旁后群肌(竖脊肌和多裂肌)的横截面积;采用星云医学影像后处理平台V9.0测量L4~5椎间隙的腰大肌(椎旁前肌群)的横截面积,分析椎旁肌与骨密度的随着年龄变化的规律和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女性的椎旁后群肌的含量(横截面积)在40~60岁明显增多,而男性的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右侧腰大肌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左侧的腰大肌含量在男性40~60岁明显增多,女性40岁以下明显增多。男性的椎旁肌含量随着年龄增长大于女性,骨密度也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男性骨密度大于女性(男性r=-0.625,P < 0.001;女性r=-0.600,P < 0.001)。腰大肌、椎旁后群肌与骨密度均呈正相关,男性相关性高于女性,右侧高于左侧(男性右侧椎旁后群肌r=0.432,P=0.009;左侧椎旁后群肌r= 0.401,P=0.017;右侧腰大肌r=0.510,P=0.002;左侧腰大肌r=0.447,P=0.007;女性右侧椎旁后群肌r=0.319,P < 0.001;左侧椎旁后群肌r=0.276,P < 0.001;右侧腰大肌r=0.279,P < 0.001;左侧腰大肌r=0.220,P=0.004)。结论椎旁肌随着年龄变化发生改变,男性椎旁肌的含量大于女性,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腰大肌、椎旁后群肌与骨密度均呈正相关,男性的相关性高于女性,右侧高于左侧,男性的椎旁后群肌与骨密度的相关性低于腰大肌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而女性的椎旁后群肌与骨密度的相关性高于腰大肌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关 键 词:椎旁肌   腰大肌   骨密度   定量CT
收稿时间:2021-03-29
点击此处可从《分子影像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分子影像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