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引用本文:庞琳烜,杨西超,郑朝晖,谢荣华,吴振彪.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2016(7).
作者姓名:庞琳烜  杨西超  郑朝晖  谢荣华  吴振彪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 西安,710032
摘    要: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2月确诊的AS患者123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A、B、C组,每组41例。 A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B组给予依那西普皮下注射,C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症状改善时间,记录治疗前后外周关节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情况及血红细胞沉降率( ESR)、炎性因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A、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组,治疗12周后3组疼痛评分及外周关节肿胀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ESR和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33、白介素-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A、B组低于C组( P<0.05);A、B组下腰背疼痛、外周关节疼痛、外周关节肿胀、晨僵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和依那西普则对AS治疗效果优于柳氮磺吡啶,且不良反应较轻,建议综合考虑患者情况,选择最佳用药方案。

关 键 词: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Ⅱ型  免疫抑制剂  脊柱炎  强直性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