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急性胰腺炎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影响因素分析(附153例报告)
引用本文:沈 骁,杨栋梁,邹 磊,柯 路,李 刚,童智慧,叶向红,李维勤,李 宁,黎介寿.急性胰腺炎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影响因素分析(附153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5):522.
作者姓名:沈 骁  杨栋梁  邹 磊  柯 路  李 刚  童智慧  叶向红  李维勤  李 宁  黎介寿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江苏南京 210002
摘    要: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后期(发病2周后)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53例AP病人临床资料。根据病人后期是否出现IPN分为非感染组(123例)和感染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分析AP后期发生IPN的影响因素。结果 感染组病人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系统(APACHE Ⅱ)评分、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白蛋白、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与非感染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Ⅱ评分和淋巴细胞计数是AP后期发生IPN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细胞计数预测IPN的临界值为0.7×109/L,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66.2%。结论 淋巴细胞计数和APACHE Ⅱ评分为AP后期发生IPN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早期监测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成为预测AP病人后期发生IPN的有效方法。

关 键 词:淋巴细胞计数  急性胰腺炎  感染性胰腺坏死  预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