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六个月龄以内婴儿完全与不完全川崎病99例回顾性分析
引用本文:陈烨,曹磊,丁粤粤,徐秋琴,孙凌,徐明国,吕海涛.六个月龄以内婴儿完全与不完全川崎病99例回顾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6):1040-1043.
作者姓名:陈烨  曹磊  丁粤粤  徐秋琴  孙凌  徐明国  吕海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血管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2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300124);江苏省社会发展基金(BE2013632);江苏省卫生厅面上项目(H201127);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2013-WSN-070);苏州市重点实验室(SZS201411)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6个月龄以内婴儿完全与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年龄组KD尤其是不完全KD患儿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6个月龄以内婴儿KD共99例,分为完全KD组及不完全KD组,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个月龄以内婴儿KD,以男孩多发,男女比例为1.75∶1,新生儿未见发病,2个月龄以内发病者少见(2.02%),2个月以上至6个月以内发病者多(97.98%)。完全KD 57例(57.58%),不完全KD 42例(42.42%)。婴儿KD主要临床表现出现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发热(100%)、眼球结合膜充血(86.87%)、皮疹(80.81%)、口唇充血皲裂(68.69%)、杨梅舌(59.60%)、手足蜕皮(59.60%)、手足硬肿(43.43%)、淋巴结肿大(34.34%),其他临床表现以卡疤改变较常见(47.47%)。实验室检查中低蛋白血症(62.77%)及无菌性脓尿(44.93%)发生率较高,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较高(34.34%)。两组KD病例在发病年龄及性别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组的临床表现出现频率较完全KD组均低,在实验室检查中,不完全KD组较完全KD组在血小板升高、血红蛋白下降、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个月龄以内婴儿KD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导致诊断治疗延迟,易累及冠状动脉,故应重视相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尽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异常对6个月龄以内婴儿KD尤其是不完全KD的确诊尤为重要。

关 键 词:婴儿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不完全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