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热-流变结构
引用本文:施小斌,周蒂,张毅祥.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热-流变结构[J].科学通报,2000,45(15):1660-1665.
作者姓名:施小斌  周蒂  张毅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与古环境开放实验室,广州51030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批准号: KZ951-B1-406-0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与古环境开放实验室基金!(批
摘    要:通过对南海北部陆缘3条深部地震剖面岩石圈热结构的计算,利用玄武岩固相线获得“热”岩石圈厚度,利用线性摩擦破裂公式和幂律流变公式获得岩石圈的流变结构。计算表明,“热”岩石圈厚度在大陆架区大约90km,往陆坡方向减薄,在下陆坡,洋壳及西沙海槽区减薄为60 ̄65km;在中西部陆架区及西沙台地区,岩石圈流变结构由上到下一般具脆-韧-脆-韧组合结构,海槽区因热地幔上拱,地壳与岩石圈减薄,上脆性层底界埋深仅1

关 键 词:南海北部  热结构  岩石圈流变结构  盆地  形成
收稿时间:1999-12-29
修稿时间:2000-05-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