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3D打印技术联合细菌培养在感染性膝关节假体二期翻修术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段亮,时亮,徐洪海,祁洁,弓立群,范亚一.3D打印技术联合细菌培养在感染性膝关节假体二期翻修术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7).
作者姓名:段亮  时亮  徐洪海  祁洁  弓立群  范亚一
作者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
摘    要:目的探讨感染性膝关节假体二期翻修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联合细菌培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患者12例,取出感染膝关节假体及关节内多间室组织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翻修术。术前均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膝关节模型,根据骨缺损AROI分型指导假体选择,并制定二期翻修术方案、进行预手术。观察二期翻修术中骨缺损实际分型及假体应用;观察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12例经敏感抗生素治疗28~84(44±9)d,感染均控制;12例均顺利完成二期翻修术,术前3D打印模型对骨缺损分型与术中实际分型情况一致,假体选择合适;术后3个月均无假体松动、移位及感染发生;随访(15±7)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术效果优1例,良10例,中等1例;末次随访时VAS评分(1.92±1.04)分]低于术前(7.00±0.91)分],HSS评分(76.33±5.02)分]高于术前(43.08±4.78)分],ROM(89.17±8.86)°]较术前(50.83±16.56)°]增大(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可准确评估行感染性膝关节假体翻修术患者的骨缺损,指导假体选择,联合细菌培养治疗PJI效果确切,可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