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基性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新特提斯洋内俯冲的证据
引用本文:刘 飞,杨经绥 陈松永 李兆丽 连东洋,周文达,张 岚.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基性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新特提斯洋内俯冲的证据[J].中国地质,2013,40(3):742-755.
作者姓名:刘 飞  杨经绥 陈松永 李兆丽 连东洋  周文达  张 岚
作者单位:1.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 南昌 330013;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行业专项(SinoProbe-0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930313)、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 (1212011121263,12120111212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40921001)、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项目(NRE1204)联合资助。
摘    要:提要:普兰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面积约650 km2,主要由方辉橄榄岩、含单辉方辉橄榄岩和透镜状纯橄岩组成,缺失堆晶岩和枕状熔岩等洋壳端元。方辉橄榄岩中普遍发育辉绿岩和辉石岩脉,地幔橄榄岩上部被块状玄武岩、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粉砂质泥岩、硅质岩和硅质灰岩覆盖。辉绿岩低K、Ti,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曲线具有N-MORB特征,富集LILE(K、Sr、Rb),亏损HFSE(U、Th、Nb),(143Nd/144Nd)t=0.512904~0.512909,εNd(t)=+8.6~+8.7,(87Sr/86Sr)t=0.704893~0.705310,显示俯冲带弧后盆地环境的特征。对比前人研究,认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普遍存在洋内俯冲作用,但开始俯冲的时间不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西段开始于早白垩世,而东段开始于中侏罗世。

关 键 词: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普兰蛇绿岩  新特提斯  辉绿岩  Sr-Nd-Pb同位素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