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油稻两季田种植秋大豆高产栽培新技术(简报)
引用本文:张明荣,曾文才,吴小平,向承勇,何健,李金秀.油稻两季田种植秋大豆高产栽培新技术(简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2):163-163,180.
作者姓名:张明荣  曾文才  吴小平  向承勇  何健  李金秀
作者单位:张明荣(四川省南充市 农科所,四川 南充 637000);曾文才(四川省南充市 农科所,四川 南充 637000);吴小平(四川省南充市 农科所,四川 南充 637000);向承勇(四川省南充市 农科所,四川 南充 637000);何健(四川省南充市 农科所,四川 南充 637000);李金秀(四川省茂县富顺乡 农技站,四川 茂县 623200)
摘    要:四川省油稻两季田常年种植面积在 4 6 6 90 0hm2左右 ,在水稻收获后至油菜栽植前尚有 50~ 6 0天空闲时间。为了充分利用四川省秋季的光热资源和油稻两季田的闲期土地 ,提高稻田的复种指数 ,达到持续多熟高产高效的目的。近年来 ,南充市农科所针对我省实行油 -稻 -豆三熟连作积温不足 ,而不能正常衔接秋大豆和油菜的生态特点 ,进行了适宜稻田连作的特早熟高产良种的筛选、秋大豆育苗免耕移栽、带状预留种植方式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经试验和示范 ,获得了秋大豆平均每hm2 产 1552 .5kg ,亩增纯效益 2 0 0元以上 ,经济效益十分显…

关 键 词:秋大豆  产量  栽培技术  特早熟品种  田间管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