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汶川-芦山地震间的空区危险性研究:现状、思考和挑战
引用本文:郑勇,郭汝梦.汶川-芦山地震间的空区危险性研究:现状、思考和挑战[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3).
作者姓名:郑勇  郭汝梦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实验场项目(编号:2019CSES0109、2018CSES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4053、42030108、4173107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编号:162301132637、CUGCJ1707)资助。
摘    要:1汶川-芦山地震间地震空区的研究背景2008年Mw7.9汶川地震和2013年Mw6.6芦山地震,相继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它们的余震勾画了一个约50 km的地震空区(图1).假设该空区与芦山地震有着相似的背景构造,理论上该区域具备发生M7.0地震的可能性.研究该区域的发震潜力对于科学指导抗震救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地震空区的危险性研究提供借鉴,如鲜水河断裂带的道孚-康定段空区(Guo等, 2020)、安宁河空区等.

关 键 词:芦山地震  鲜水河断裂带  地震空区  龙门山断裂带  危险性研究  汶川地震  道孚  抗震救灾

Earthquake potential of the seismic gap between the Wenchuan and Lushan earthquakes:Current status,thoughts,and challenge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