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慢性肾衰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肠源性尿毒素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邹川,吴禹池,邓丽丽,吴秀清,林启展,毛炜.慢性肾衰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肠源性尿毒素关系研究[J].新中医,2012(1):46-48.
作者姓名:邹川  吴禹池  邓丽丽  吴秀清  林启展  毛炜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基金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K0090149);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编号:2010385)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肠源性尿毒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7例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本虚证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等证型,标实证按其主要表现归为湿浊证、湿热证、水湿证、血瘀证4种证型,并分别于入院后3天内检测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硫酸吲哚酚(IS)等尿毒素水平,运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87例患者,有73例属脾肾气虚证,占83.9%;7例属脾肾阳虚证,占8.0%;6例属气阴两虚,占6.9%;仅1例属肝肾阴虚,占1.1%。标实证方面,湿热证39例(44.8%),湿浊证27例(31.0%),水湿证14例(16.1%),血瘀证7例(8.0%)。不同类型的本虚证组别之间的各种尿毒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湿热证组的IS水平与水湿证组、湿浊证组、血瘀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现为湿热证组的IS水平显著高于其余证型组;其余各组的IS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IS与中医湿热证之间可能有着密切联系,甚于与湿浊、水湿、血瘀等证型。此外,湿热证组与水湿证组之间、湿热证组与血瘀证组之间的Cr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湿浊证组与血瘀证组之间的Cr水平也存在组间差异(P〈0.05),湿热证组和湿浊证组之间的Cr水平则没有明显差异(P〉0.05),初步提示Cr与中医之湿热证、湿浊证有_定的关系,其相关性强于其与血瘀证、水湿证。结论: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湿热证型与血清Cr、IS水平的相关性强于其他实证证型,提示这些肠源性尿毒素蓄积可能主要表现为湿热证候,为临床辨证论治清除尿毒症肠源性毒素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 键 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证型  肠源性尿毒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