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天麻用种量对农艺性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柳敏,周茂嫦,王彩云,李恒谦,成忠均,周雪,阮培均.天麻用种量对农艺性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23(2):298-302.
作者姓名:柳敏  周茂嫦  王彩云  李恒谦  成忠均  周雪  阮培均
作者单位:1.毕节市中药研究所551700;2.中山大学药学院510006;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I05B03);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黔科合服企[2020]4012);贵州省人才基地建设项目(RCJD2020-21);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3010008);毕节市科技计划项目(毕科合[2022]10号)
摘    要:目的:研究天麻用种量对红、乌天麻农艺性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来源于贵州大方红天麻和湖北恩施乌天麻为麻种,分别以用种量为150、200、250、300、350 g/穴(0.3 m^(2))进行仿野生栽培。结果:天麻块茎宽度随用种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天麻块茎厚度随用种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红、乌天麻分别在用种量为200~250 g/穴、250~300 g/穴时,总产量较高,分别可达7.54~7.64 kg/m^(2)、4.70~5.28 kg/m^(2),且生产出的一、二、三级天麻占商品麻比例较高;不同用种量的同类型同等级天麻折干率无显著差异,同等级红天麻折干率显著低于乌天麻折干率;不同用种量对同类型天麻中天麻素、巴利森苷类等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红天麻中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存在显著影响,用种量为250 g/穴时,红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含量最高,巴利森苷类含量较高;不同类型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类等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红天麻除巴利森苷E外,其他成分含量均高于乌天麻中含量。结论:天麻仿野生栽培时,红天麻用种量为200~250 g/穴、乌天麻用种量为250~300 g/穴时,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 键 词:天麻  用种量  农艺性状  产量  有效成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