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刚果(金)鲁苏西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引用本文:王武名,盛涛,董少波,张法武,孙宁.刚果(金)鲁苏西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矿产与地质,2023(4):686-696.
作者姓名:王武名  盛涛  董少波  张法武  孙宁
作者单位:1.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院;2.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3.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4. 中国地质矿业有限公司;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    要:鲁苏西矿床位于刚果(金)加丹加外侧褶皱推覆带,属层控型铜钴矿床。矿床产出于新元古代加丹加超群矿山组还原性地层中,按层序关系分为三层矿体,即坎莫托段底部、白云岩化页岩段底部和刚波夫段底部,矿床受卢非利安造山活动的推覆挤压作用而呈向斜形态。矿石类型分为硫化矿和氧化矿,其中硫化矿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硫铜钴矿、辉铜矿、硫钴矿等,矿化类型主要为浸染状、平行层理细脉状和脉状矿化,前两种矿化为成岩期(821~762 Ma)盆地卤水中的铜钴离子经生物还原作用沉淀形成,后者是由于卢非利安造山期(600~530 Ma)的推覆挤压作用促使早期硫化物再活化、运移并经热化学还原作用形成;氧化矿主要矿石矿物为孔雀石、硅孔雀石、菱钴矿和水钴矿,是在表生期低温(<50°C)流体作用下,经过硫化物氧化、流体酸中和、次生铜钴氧化物沉淀三个过程形成,由于铜钴元素的迁移性差异,形成氧化带上钴下铜的分层矿化特征。

关 键 词:铜钴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刚果(金)  鲁苏西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