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miR-31对LATS2的靶向调控作用
引用本文:谢飞,曾俊义,张婉,魏云峰,郑泽琪,丁露,文通,易达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miR-31对LATS2的靶向调控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5).
作者姓名:谢飞  曾俊义  张婉  魏云峰  郑泽琪  丁露  文通  易达松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高血压病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高血压病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摘    要:目的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miR-31对大肿瘤抑制因子2(LATS2)的靶向调控作用,观察miR-31在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的可能影响。方法运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大鼠miR-31对LATS2的靶向调控作用;以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为工具载体,分别插入人工合成的大鼠LATS2基因野生型3′UTR(LATS2-3′UTR-WT)及突变型3′UTR(LATS2-3′UTR-MU)片段,构建LATS2-3′UTR-WT及LATS2-3′UTR-MU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分别与miR-3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并分析miR-31对LATS2的靶向调控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体外心肌细胞肥大模型,RT-qPCR检测miR-31、LATS2及心肌细胞肥大基因心房钠尿肽(A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表达,F肌动蛋白荧光探针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Targetscan软件预测结果显示,大鼠miR-31与LATS2基因3′UTR存在互补结合位点;经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成功构建LATS2-3′UTR-WT及LATS2-3′UTR-MU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LATS2-3′UTR-MU+miR-31组相比,LATS2-3′UTR-NC+miRNA-31组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0.98±0.03 vs.1.00±0.03,P0.05),而LATS2-3′UTR-MT+miR-31组与LATS2-3′UTR-NC+miR-31组相比,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0.74±0.02 vs.1.00±0.03,P0.01);AngⅡ诱导48h后可检测到心肌细胞肥大基因ANP(P0.01)及β-MHC表达上调(P0.05),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miR-31表达显著上调(P0.01),LATS2基因明显下调(P0.05),96h后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增大。结论 miR-31可通过与LATS2基因3′UTR互补结合实现其对LATS2靶向调控作用,miR-31靶向作用LATS2可能参与调控心肌细胞的肥大。

关 键 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微小核糖核酸-31  大肿瘤抑制因子2  靶向调控  心肌细胞肥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