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1H-NMR的中西药干预Wilson病铜负荷大鼠肝损伤代谢组学研究
引用本文:张娟,谢道俊,鲍远程,许晶晶,沈桂平,韩辉,董婷,黄晓峰.基于1H-NMR的中西药干预Wilson病铜负荷大鼠肝损伤代谢组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12).
作者姓名:张娟  谢道俊  鲍远程  许晶晶  沈桂平  韩辉  董婷  黄晓峰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230031;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摘    要: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中西药对Wilson病(WD)铜负荷大鼠模型肝损伤代谢网络的干预机制。方法 105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7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肝豆灵组、青霉胺组、谷胱甘肽组、SB203580组、SB203580肝豆灵组,按照文献方法复制Wilson病铜负荷大鼠模型,共计12周。从第7周开始,各干预组予以等效剂量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直至模型复制结束。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阐述Wilson病肝损伤的肝脏代谢轮廓变化及分析不同治法对其生物标志物的干预作用。结果 WD铜负荷大鼠模型肝脏发生明显纤维化改变,不同方法干预后肝纤维化可不同程度减轻。WD铜负荷大鼠模型肝脏酮体代谢含量升高,肌酸含量下降;青霉胺干预后,谷胱甘肽、天冬氨酸盐、肌酸、氨基酸、缬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嘧啶、嘌呤含量上升;SB203580肝豆灵组,肌酸上升,甲胺下降;谷胱甘肽及SB203580组,谷胱甘肽、缬氨酸、组氨酸、嘧啶、嘌呤含量上升。结论中西医不同干预方法影响WD铜负荷大鼠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肌酸、酮体、氨基酸、嘧啶、嘌呤代谢,并有调节以上小分子物质代谢紊乱的作用,进而对WD铜负荷大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关 键 词:肝豆状核变性  肝损伤  中西药  代谢组学  大鼠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