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植物氮形态利用策略及对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孙思邈  陈吉欣  冯炜炜  张昶  黄凯  管铭  孙建坤  刘明超  冯玉龙
作者单位:1.辽宁省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重点实验室,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沈阳 110866
2.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台州 318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545;31971557;3147057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200101)。
摘    要:氮是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相关研究多关注土壤氮水平的效应, 较少考虑氮形态的作用。为从土壤氮形态利用的角度阐释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 本文在植物氮形态利用策略分析的基础上, 综述了外来植物氮形态利用的偏好性及其对入侵性的影响。植物的氮形态利用策略有偏好性和可塑性两种, 这可能与植物对土壤氮形态特性的长期适应有关; 植物不仅可以对土壤氮形态做出响应, 而且还能改造土壤氮形态, 并对改变后的土壤氮形态做出反馈响应。很多外来植物入侵硝态氮占优势的干扰生境, 偏好硝态氮的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硝态氮; 而偏好铵态氮的外来植物通过抑制土壤硝化作用, 营造铵态氮环境, 促进自身生长, 同时抑制偏好硝态氮的本地植物生长。然而, 植物氮形态利用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受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复杂过程, 今后应加强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外来入侵植物氮形态利用策略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更好地揭示氮形态利用策略, 尤其是氮形态利用的可塑性与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关系。

关 键 词:植物氮形态利用策略  氮形态偏好  氮形态可塑性  土壤氮形态  适应进化  外来植物入侵  
收稿时间:2020-03-02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