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银耳‘绣银1号’的选育报告
引用本文:张琪辉,刘佳琳,李佳欢,陈利丁,孔旭强,孙淑静.银耳‘绣银1号’的选育报告[J].菌物学报,2022,41(1):163-165.
作者姓名:张琪辉  刘佳琳  李佳欢  陈利丁  孔旭强  孙淑静
作者单位:1.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古田县食用菌研发中心,福建 宁德 352200
基金项目: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农业良种重大科研育种攻关与产业化工程(fjzycxny2017010);福建省科技厅星火项目(2020S0062)。
摘    要:银耳‘绣银1号’由福建省安溪县采集的野生银耳(TWW01-AX)经多次分离纯化和反复驯化系统选育而成。适合袋栽、瓶栽和段木栽培,银耳菌丝白色或淡黄色,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由多片波浪状卷曲的耳片组成绣球状或菊花状,耳片边缘呈锯齿状,不规则;新鲜银耳呈淡黄色、半透明。栽培周期约为43 d,鲜耳平均直径13.4 cm,厚度7.0 cm,干耳平均产量81.9 g/袋,相比于主栽品种,总糖含量高,耳心硬度部分小,子实体隆起度高,适应性广,稳定性强,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关 键 词:银耳  品种选育  
收稿时间:2021-07-26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菌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菌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