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李金,王琼.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特征分析[J].中国地震研究,2015,29(4):527-538.
作者姓名:李金  王琼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二街338号 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二街338号 830011
基金项目:This research was funded jointly by Foundation of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Grant No. 201401) and the Contract for Annual Earthquake Situation Tracking Task of 2014,CEA(2014020106) .
摘    要:基于新疆及西藏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资料,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的前震、主震及早期MS≥3.5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7.3级强震为带有正断分量的走滑型地震,结合震源区的构造和余震分布,节面I走向241°/倾角90°/滑动角-22°,判定该节面代表了主震的发震断层面。主震主压力轴方位为194o,与该区历史中强震主压应力P轴方位近NS向较为接近。其5.4级前震和主震震源机制解具有较高的一致性。18次余震中有10次为走滑型地震,其中6次为正断型,2次为逆断型,且70%的地震具有近SN向的P轴方位。此次7.3级地震序列震源深度范围5~28km,而大部分地震为15~20km,略大于本文计算得到的主震震源深度10km。

关 键 词:于田7.3级地震  震源机制  CAP方法  余震
收稿时间:2014/3/1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震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震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