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论地震作用和钢框架板件宽厚比限值的对应关系(上)———我国规范与国际主流规范的地震作用比较
引用本文:陈炯,路志浩.论地震作用和钢框架板件宽厚比限值的对应关系(上)———我国规范与国际主流规范的地震作用比较[J].钢结构,2008,23(5):38-45.
作者姓名:陈炯  路志浩
作者单位: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1900
摘    要:抗震钢框架梁柱截面的板件宽厚比,既是反映钢框架延性的关键指标,也是控制耗钢量的关键指标。框架梁柱截面的板件宽厚比选择,与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的受力状态紧密相关。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与国际主流规范的设防标准进行比较,讨论我国抗震规范采用“小震”为基准的弹性设计方式,与国际主流规范以“中震”为基准,并按结构性能折减设计地震作用进行结构弹性设计方式之间的异同。进而,详细比较我国抗震规范与欧洲EC8、日本BCJ等国际主流抗震规范的地震作用计算和底部剪力。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抗震规范第一水准设防的地震作用FEk,与欧洲EC8规范性能因子q=4时及日本BCJ规范Ds=0.25时的设计地震作用水平比较接近。所分析内容,是合理借鉴国际主流规范,建立适合我国抗震规范体系的地震作用与框架梁柱截面板件宽厚比限值对应关系的基础。

关 键 词:钢框架  抗震设计  地震作用  底部剪力  板件宽厚比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