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广安市铜锣山背斜三叠纪岩溶热储结构特征及热水成因研究
引用本文:袁建飞,刘慧中,邓国仕,李明辉.广安市铜锣山背斜三叠纪岩溶热储结构特征及热水成因研究[J].中国岩溶,2022,41(4):623-635.
作者姓名:袁建飞  刘慧中  邓国仕  李明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四川 成都610081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南诸河澜沧江流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DD20211381);《四川广安资源环境综合地质调查》(DD20190524);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科技基金《川西高原高温地热流体特征组分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KJ201867)
摘    要:为探讨广安市铜锣山背斜三叠纪岩溶热储特征、地热水水化学与同位素组成、热储温度及地热水循环机理,采用地热钻探、水化学与同位素取样测试、热水溶质组分图解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开展了地热水成因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研究区三叠纪碳酸盐岩热储结构相对完整,热储盖层、热储层和热储下部隔水层形成独立的地热水文地质单元。岩溶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Ca·Mg和SO4-Ca型,富含F、Sr、Li、B和SiO2物质,其水源补给为大气降水,补给区位于铜锣山以北的大巴山一带,深部地热水补给高程大于1 100 m,补给区年均温度为9 ℃。热储温度为56~76 ℃,热水循环深度为2 013~3 030 m。地热水在循环过程中,主要发生碳酸盐岩和蒸发岩溶解、冷热水混合过程,且冷水混入比例大于80%。结合区域地热地质条件,构建了研究区地热水成因概念模型。 

关 键 词:铜锣山背斜    岩溶热储结构    地热水成因    水文地球化学    广安市
收稿时间:2022-03-18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