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SBR工艺处理低浓度混合污水的脱氮研究
引用本文:王声东,孟建平.SBR工艺处理低浓度混合污水的脱氮研究[J].给水排水,2003(8).
作者姓名:王声东  孟建平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092 (王声东),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092(孟建平)
摘    要:以某污水处理厂低浓度、含氨氮混合污水为研究对象 ,进行SBR池的生产性试验、小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1)对该污水 ,投加有机物 ,增加有机负荷 ,可使氨氮通过生物合成去除。(2 )对该污水 ,当SBR池处理的容积负荷低于 0 0 5 4kgCOD/ (m3 ·d)时 ,基本不去除氨氮 ;当容积负荷在 0 0 5 4~0 14kgCOD/ (m3 ·d)之间时 ,对氨氮有去除作用 ,但处理效果不稳定 ;当容积负荷大于 0 14kgCOD/ (m3 ·d) ,氨氮获得了稳定的去除 ,同时COD的去除效果也较好。(3)当反应器中MLVSS高于 12 0 0mg/L时 ,氨氮的去除效果良好 ;当反应器中MLVSS在 4 5 0mg/L时 ,氨氮基本不能去除。(4 )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 :2 5℃时动力学参数K1=0 2 5h-1,S0 =10 2mg/L ,Sn=37mg/L ;2 9℃时动力学参数K1=0 33h-1,S0 =76mg/L ,Sn=33mg/L。(5 )出水氨氮处理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是负荷不够。在低负荷下 ,系统活性污泥浓度过低 ,硝化菌群难以在低浓度的悬浮污泥系统中生长

关 键 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低浓度废水  容积负荷  厌氧  好氧  动力学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