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沁南地区太原组页岩气成藏的构造控制
引用本文:朱炎铭,周晓刚,胡琳.沁南地区太原组页岩气成藏的构造控制[J].中国煤炭地质,2014(8):34-38.
作者姓名:朱炎铭  周晓刚  胡琳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煤炭地质局煤层气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272155)
摘    要:沁水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内广泛发育的晚古生代海陆过渡相地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沁水盆地南部地区复杂的页岩气地质条件,以构造演化为主线,以太原组为目的层,结合野外地质观测,探讨了沁南地区构造对太原组页岩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沁水盆地南部主要以两大褶皱带和两大断裂带为特点;目的层大部分泥页岩富含有机质(TOC>1.5%),成熟度已超过2.5%,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已经进入干气窗,生成了大量的热成因甲烷。海西期以来,目的层经历了2次沉降埋藏、3次抬升剥蚀作用,燕山中期岩浆热作用促进了泥页岩的生烃作用,为页岩气富集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 键 词:页岩气  构造控制  太原组  沁南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