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类型高血压人群血液流变学的比较研究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高血压人群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的体检者302名,详细记录病史,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压等,检测血常规、生化、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应用北京赛科希德公司生产的SA-6000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体检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根据血压值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健康组(n=183)、双期高血压组(n=49)、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n=3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n=40),对4组之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血液流变水平分析:双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全血低切黏度(1/s、5/s)、全血中切黏度(50/s)、全血高切黏度(100/s、200/s)、全血低切相对指数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全血低切黏度(1/s、5/s)、全血中切黏度(50/s)、全血高切黏度(100/s、200/s)分别与双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全血高切相对指数与双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组之间血浆黏度与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水平:双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双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性分析: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呈正相关性(r=0.180,P=0.006;r=0.275,P=0.000;r=0.170,P=0.009)。结论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双期高血压均存在明显的血液黏滞状态,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血液黏滞趋势,但血液黏滞状态不明显。舒张压是高血压病人全血黏度的危险因素,舒张压增高,病人的血栓形成几率增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