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水肥管理减缓麦秸还田对水稻生长负面效应研究
引用本文:于建光,贺笑,王宁,顾东祥,许博,张斯梅,豆利岭.水肥管理减缓麦秸还田对水稻生长负面效应研究[J].土壤通报,2016(5):1218-1222.
作者姓名:于建光  贺笑  王宁  顾东祥  许博  张斯梅  豆利岭
作者单位: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农业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南京210014;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36)、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2)1002、CX(13)504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308)资助
摘    要:稻麦轮作系统中,麦秸还田腐解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可对下茬水稻幼苗产生不利影响,有效减缓或避免其负面影响对于水稻生产尤为重要,而稻田苗床环境的改善是减缓麦秸还田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通过室内盆栽模拟试验,评估大量麦秸还田(麦秸/土壤重量比为2%)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采用施化肥、换水、双倍水层及泡田等不同水肥管理组合,以期筛选能有效减缓麦秸还田负面效应的水稻栽培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大量麦秸单独还田(麦秸/土壤重量比为2%)使水稻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水稻植株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加或升高(P0.05),同时水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和分枝显著减少或降低(P0.05);而在麦秸还田时,通过施用化肥、换水、双倍水层及泡田等水肥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缓麦秸还田对水稻生长的负面效应,水稻植株株高、生物量均不同程度得以恢复,水稻植株的生理生化过程和根系形态也表现出积极的响应;在所有水肥管理技术措施中,以施用化肥并延长泡田时间至10天的效果最好。

关 键 词:水肥管理  麦秸  水稻  负面效应

Study of Mitigating the Negative Effect of Returning Wheat Straw on the Rice Growth with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in Field
Abstract:
Keywords: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Wheat straw  Rice  Negative effect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