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北部陆缘横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
| |
引用本文: | 卫小冬, 赵明辉, 阮爱国, 丘学林, 郝天珧, 吴振利, 敖威, 熊厚. 南海中北部陆缘横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12): 3150-3160, doi: 10.3969/j.issn.0001-5733.2011.12.015 |
| |
作者姓名: | 卫小冬 赵明辉 阮爱国 丘学林 郝天珧 吴振利 敖威 熊厚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510301;;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杭州 310012;;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纵横波联合勘探可以得到更多关于岩石圈层岩性、物性等介质属性方面的信息,有效提高地壳物质组成的约束性.在纵波速度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射线追踪和走时拟合对OBS2006-3地震剖面径向分量的转换震相进行了横波速度结构模拟.结果表明:沉积层1、沉积层2的横波速度分别为0.7~0.9 km/s和1.6~1.7 km/s,波速比由2.64~3.16变化到2.41左右,较高的波速比表明沉积层固结程度不高;中生代沉积层横波速度由浅部的2.6 km/s增大到3.0 km/s,波速比为1.74~1.80;地壳中波速比为1.74~1.82,表明该剖面地壳为陆壳性质;下地壳高速层的横波速度为4.0~4.2 km/s,纵横波速比为1.73~1.78,揭示高速层的物质组成为铁镁质的基性岩,推断其与海底扩张停止之后的岩浆底侵作用有关.
|
关 键 词: | 海底地震仪 转换横波 波速比 下地壳高速层 |
收稿时间: | 2011-07-18 |
修稿时间: | 2011-11-08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