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小鼠急性致痫间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表达的变化与意义初探
引用本文:余巨明,杨德本,付红梅,蒋雨平,任惠民,陈志群,王顺先.小鼠急性致痫间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表达的变化与意义初探[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6(1).
作者姓名:余巨明  杨德本  付红梅  蒋雨平  任惠民  陈志群  王顺先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上海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上海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摘    要:目的探讨小鼠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小鼠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原位杂交观察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SE后3h海马活化素βAmRNA表达即显著增高,6h达高峰,持续至约24h后开始回落,48h恢复近正常水平;活化素βAmRNA表达最先在海马CA2及DG区上调,高峰时CA3区亦见明显表达,48h后仅CA2区仍可见阳性表达;海马活化素βAmRNA水平与神经元抗损伤力有关。结论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能明显上调海马活化素βAmRNA表达,其水平的上调可能有助于增强海马神经元抗兴奋性损伤的能力。

关 键 词:癫持续状态  毛果芸香碱  海马  活化素βAmRNA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